从被寄予“带领中国科幻动漫走向世界”的厚望,到如今争议不断评分接连走低,三体动画口碑崩塌无疑已成既定事实。不过今天我不是来讨论三体动画内容的,而是从一位理性漫迷的角度出发,来分析下三体动画为什么会口碑崩塌?

IP本身热度高,创作难度大,观众期望高
三体作为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超级IP,本身动画化制作难度就很大。首先三体小说有着史诗级的原著水准和广泛的群众基础,因此三体动画注定要经受一众原著粉的的审视。然而文字阐述和视觉呈现肯定是有差距的。
一方面,原著中充满了很多关于宇宙想象的描绘,这部分用文字描写可以给粉丝很大的想象空间,但如果在动画中,是很难进行具象呈现的,并且无论怎样呈现,都肯定有人不满意,毕竟众口难调,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同时小说在写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技术成本,但是动画是需要综合考虑技术、效果、成本等多方面问题的,这也就注定了动画三体不可能百分百还原小说。
另一方面,不管三体动画如何呈现,都会面临原著粉的挑剔评价。因为动画的创作标准,除了要尊重原著,同时还要兼顾动画的表现特性,考虑非原著粉的观感。像目前三体动画中的一些原创情节,其实很多都是为了进一步丰满人物,用更多细节来刻画其性格,这样更方便非原著粉对人物和剧情的理解。并且这些肯定都是原著作者审核通过的,因为刘慈欣作为剧本顾问,如果动画三体创作的内容不符合原著的基础设定,那大刘压根就不会给通过。但这对一些原著粉而言,却不一定会接受。

联合出品弊端多,多方审核需平衡取舍
此次三体动画是由B站、三体宇宙(游族方)和艺画开天共同打造的。其中B站是播出平台兼投资方,艺画开天之前是专注于做原创动画的,而三体宇宙则是版权拥有者,这三者的结合开始确实蛮受大众期待的,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却是不尽如人意。
从三者的关系来看,三体宇宙作为三体版权的受益方,应该是在三体内容上占据较大的话语权,而B站此前也控股艺画开天30%,加之作为播出平台,对三体动画创作自然也会争取一定话语权,在资本不断涌入中国国漫市场后,内容创作在整个行业中的话语权本身就进一步式微,所以不难想象三体动画背后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博弈。
说白了,三体动画其实不同于此前艺画开天的原创科幻动漫灵笼,而是更倾向于商业动画的性质,在内容创作上需要经过多方审核,在多轮意见的指导下,动画三体难免就有所“变味”了,广告多也是其作为商业动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了。

就目前的结果来看,动画三体口碑崩塌明显,甚至许多网友看到动画三体后纷纷表示:这下也不敢再对奈飞三体、腾讯三体抱有期待了。不过在我看来,大家适当降低预期是对的,但倒也不必如此悲观,毕竟影视剧和动画还是有区别的。不过要按照原著党们的要求,那估计确实是不能满足的,提醒原著党们做好心理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