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编叨叨叨:
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发现,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穿得够暖了,可他们还是天天打喷嚏,流鼻涕,怎么也不见好。后来我也是多次去医院后,才有了点小小经验:
其实啊,当孩子打喷嚏时,并不一定就是患上感冒,也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,因此别盲目以感冒的方式来应对。妈妈喂错药,苦了宝宝。
为鼻炎做一段总结:
过敏性鼻炎往往较多表现为鼻部症状。因此,如果孩子伴有咳嗽、咽喉痛等症状,可能就是患上感冒了。但如果孩子反复打喷嚏并没有伴有其他明显的全身症状,父母应注意是否患上了过敏性鼻炎。如果把过敏性鼻炎误当成感冒来治疗,不仅无法快速缓解宝宝的过敏症状,还有可能延误病情。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,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发展成支气管哮喘。
宝宝真的患了过敏性鼻炎
在了解了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的区别后,我们重点来聊聊过敏性鼻炎。
其实过敏原分两种,科普一下
吸入性过敏原
包括尘螨、霉菌、动物皮屑、昆虫和花粉,另外大气污染的颗粒、汽车的尾气、装修材料散发的甲醛虽不是过敏原,但可加重症状。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尘螨,毛绒玩具、被子、床单、枕头、布沙发、地毯、衣物和空调过滤网都是螨虫藏匿的地方。
食入性过敏原
包括鱼虾等海鲜,以及鸡蛋、花生、大豆、面粉、牛奶、药物等。
插一段总结:
1岁以内的宝宝多是对螨虫,宠物的皮屑、尿液、毛发、唾液,以及霉菌和食物过敏。而幼儿多由鸡蛋和牛奶等食物引起过敏,但同时可能伴有荨麻疹和哮喘。如果孩子暴露于花粉中,也会引起过敏性鼻炎。
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走路总摔跤,有以下三方面原因:
1. 缺乏平衡和协调性的锻炼
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“走着走着就稳了”。试想一下,宝宝学走路,其实就像成年人学轮滑或骑自行车一样,难免把握不好平衡和协调,在学会走路后的几个月里,摔跤的次数也会逐渐减少。
2. 忽略近处的物体
大多数处于学步期的孩子,在走路时会关注两件事:如何走(盯着自己的脚而不是路障);容易吸引TA的人或事物(沙发上的玩偶、前方正朝自己展开双臂的妈妈或爸爸)。唯独近处的障碍物,经常会被他们忽略,这也是宝宝经常绊到或撞到东西,导致摔倒的原因之一。
3. 注意力不集中
学步期的宝宝还未养成专注力,如果在走路时,有另一件事吸引了TA的注意,TA立刻会“扔掉西瓜捡芝麻”,磕磕碰碰或者摔跤就在所难免了。